• slider image 156
:::

3-2 太聖宮沿革

 

太聖宮沿革
    「太聖宮」是好美里的信仰中心,就像其他廟宇一樣,扮演著護國佑民的角色。宮內奉祀台灣第一尊榮獲教育部鑑定為明末雕刻作品的媽祖聖像-魍港媽祖。
       以地理位置而言,太聖宮位於明末清初之倒風內海西側,此地古稱魍港。以二小丘之上青榕成峰,中有闕口,稱為青峰闕,俗稱青龍關。明天啟元年,西元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鄭芝龍率眾來台,屯駐於此,立小廟於小丘之東南,以奉祀媽祖香火,並以此為中心,開拓魍港內海諸地,及開發有成,往湄洲祖廟,恭迎媽祖聖像來青峰闕奉祀,即太聖宮今所奉祀的媽祖聖像。但也有人認為,在顏、鄭未到魍港之前,魍港已有此尊媽祖聖像。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入據台灣,青峰闕依舊由鄭芝龍統治,即使崇禎元年,西元一六二八年,鄭芝龍投降明朝,部眾仍留居魍港。崇禎三年,西元一六三0年,福建大饑,鄭芝龍招募饑民來台開荒。於是漢民大增,乃於網港內海四周及其港汊,開墾外九莊。而此九莊,有大奎壁、井水、下茄苳諸莊來迎香火奉祀,故此三庄之媽祖雕刻手法與太聖宮所祀魍港媽祖相似,即為明証。
      荷蘭人曾在魍港口岸築青峰闕砲台以扼守邊疆,期間古太聖宮曾遭颱風大水沖毀,荷蘭士兵將媽祖神像迎入青峰闕砲台奉祀,所以魍港媽祖又有「衙門媽」的稱呼。然在鄭氏時代(1661-1683),一因急於反清復國,一因湄洲祖廟為清廷所壟斷,用於分化台灣民心,乃有創設王爺信仰之舉。入清之後,朝廷有意消滅在台殘存的勢力,乃對台灣採行封鎖政策,於是青峰闕居民四散。更因魍港失去港口功能,人口外流,地方衰微不振。民國二十三年,風颱,八掌溪改道,太聖宮為洪水沖毀,媽祖金尊由民間輪流奉祀,是時,戶籍只剩一千餘戶。台灣光復,海埔擴大,撈捕養殖技術耀飛猛進,住民生活始得起死回生。為償三百餘年歷代祖先之宿願,乃有復建太聖宮之議。台灣光復,民間籌資重建小祠。民國六十一年舊曆十月二日,太聖宮重建動土。民國六十五年,媽祖誕辰之日入廟安座。廟內前殿奉祀李府千歲、程府千歲、九龍三公魏天忠、令公爺(疑似令狐爺)、尹府千歲。後殿奉祀開基明朝媽祖。民國七十五年續修後殿左右廂房。
      民國八十三年十月十六日,成大史學教授石萬壽發表魍港太聖宮媽祖像,為湄洲來臺最早之媽祖像,引起宗教界及地方人士高度關切,於是太聖宮積極聯繫省文獻會、行政院文建會、教育部,委派專員蒞臨太聖宮鑑定。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教育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九條之規定,聘請三位學者專家蒞臨太聖宮,廟方代表是成大教授石萬壽。石教授認為,魍港媽祖像,表情威嚴,臉型較長瓜子面,身體較長,且座椅較小等等都與清初的媽祖神像有所不同。結果,魍港太聖宮媽祖像雕刻特徵,符合明朝典型媽祖像,屬於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第一款所稱之古物。於是,魍港媽祖成為台灣第一尊榮獲政府單位鑑定為明朝雕刻作品的媽祖神像。
      無論是「魍港媽」或是「衙門媽」,祂是魍港的守護神,漁民拜祂,商旅過客拜祂,病人求祂,今天「魍港媽」聖像的底部,已經被剔出一個小窟窿,據說這是因為媽祖對來求治疑難雜症的病人,會經靈媒派藥方,對於急難病症,就會指示在神像底部剔一薄片,和其他藥方煎服,因此才會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窟窿。
      魍港這個小地方,嚐盡幾百年的辛酸,歷經二百多年的凋零之後,目前的太聖宮,以移入村內,建地大庭,面積寬敞,面貌巍峨堂皇,對一個僅有數百戶的漁村來說,這座太聖宮也是代代子民回報媽祖恩澤的情義。